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8集课程复讲

魏代霞学长

  
1.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是在培养什么态度?对于家人、长辈言语态度为何格外重要?
    是在培养我们的恭敬心。因为夫妻的和睦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气氛,往往对于最亲近的人,我们却很大意,往往不太客气,这样对孩子影响非常不好,因为孩子会向父母学习,也会不客气。对于长辈的言语,有时虽然嘴上不说,但心里可能有了情绪,所以我们时时要关照自己的心,随时调整自己要有恭敬心。当念头不对了,马上修正,那你的言语、行为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偏差

2.“父母命,行勿懒”引申的含义是什么? 
    父母要求做的事马上要做,不要偷懒,对于答应老婆、孩子的事,也要做到,只有言而有信的人,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。

3.“父母责,须顺承”其中的“顺”字该如何落实? 
     这里的顺有两个含义,一是父母责备教导的正确,我们就要顺着父母的意思,纠正自己的行为。二是父母的责备并不正确,我们也要顺势而下,不可以当面反驳,令父母没有面子。对于父母的错误,我们不能视而不见,将错就错,陷父母于不义,而是巧设方便,等待时机耐心进行规劝,要做到“怡吾色,柔吾声”。

4.“父母教,须敬听”可以延申到哪些层面? 
     “上司教,须敬听”“老师教,须敬听”,因为不管是父母、老师、上司、长辈,在教导我们的时候,都能给我们一些人生的经验,只有我们做到诚敬,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。

5.“冬则温,夏则凊”可以从“存心”和“形式”来解读,两者有何不同? 
      “冬则温,夏则凊”这是表现的形式,存心是对父母的一颗孝心。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,但存心不能变。对长辈、领导、老师,我们都要有一颗这样的存心——时时想到父母的需要,恭敬之心。

6.如何“养父母之身”? 
      在饮食起居、衣食住行上要照顾好父母,每次却看望父母时,要带些他们所需要的食物、衣物等,时时想到他们的需要,给予生活上的满足和照顾。

7.如何“养父母之心”? 
     要能够满足父母的心里需求,让父母每天都能很舒心,这里有个前提,就是我们所作所为一定要让他安心、放心。中国的父母比较含蓄,他心里面的感受,有时候不会在言语当中流露,所以我们要善于去体会父母的心境,父母的需要。 
   《论语》里面有说,君子要有“九思”,第一个是“视思明”,第二个是“听思聪”,要能从父母的言谈当中,听出他们心里的需求。所以我们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机会,善体亲心,常常去关怀、去问候。 

8.如何“养父母之志”?
      父母把我们养大,好好地栽培我们,就是希望我们要能够为社会有更大的贡献,他们会非常的欣慰。《孝经》里面有一句话,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”,所以我们把身体照顾好,这是孝道首要的工作。“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”,假如我们用自己的德行,对家庭、对社会有所贡献,最高兴、最满足的是谁?是父母,还有老师。这是养父母之志。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